时间: 2024-11-21 13:46:07
3月16日消息,今日,电商新平台微选宣布正式上线。据悉,微选开发了好店微选小程序,用户通过微信“发现”频道的“购物”入口中的京东购物页面,可以直接访问微选。
微选,电商界被称为微信版“淘宝”,设想着基于微信9.8亿的月活跃用户,一旦微信为电商赋能,微选就会瞬间爆发出强大能量,必然会有一个流量红利。这就是人们对微选的良好期待。
据了解,微选由京东和美丽联合组建的合资公司推出,从商家招募到帮助商家搭建店铺主页、店铺曝光等都由微选平台支持。
从产品功能看,目前上线的微选首页包含分类、推荐专题等板块,同时还为商家搭建店铺主页,商家可以向消费者展示“微选码”。微选提供的功能可以帮助中小商家挖掘用户流量,实现“去中心化”电商经营。
了解到,除了微信—“购物”底部导航栏的位置外,“购物”首页多个位置都有微选的入口,包括顶部第三和第五焦点图、“我的购物头条”下方微选专题、以及“购优惠”栏目中的“微选·新奇特”、“微选·TOP榜”。
微选在“购物”中的各入口
此外,据微选产品负责人介绍,微选开发了好店微选小程序,用户首次访问过微选以后,除了“发现”频道的“购物”入口之外,通过微信聊天窗口上方的下拉任务栏、“发现”频道小程序主入口等各类小程序的入口,也都能回访微选。
与此同时,基于微信用户的地理位置授权,微选为商家提供“附近优先”的排序功能,更精准地获取商家周边的消费者信息,增加周边曝光量。通过距离优势,将商家和消费者转化为熟店、熟客。
想买东西,先加微信“聊一聊”,话唠速成
可能微选现在定位是“微店展示”,但消费者是带着购物动机点进来的。笔者说微选体验差,很大部分是因为这一点,微选上是没有商品信息,不能下单,也不能直接跳转商家小程序,只能点“聊一聊”,然后商家自动发送微信二维码,想买东西,就得先加商家的微信。
为了买两斤水果加个微信好友,笔者认为这是很反人性的。想着等下买完就删,笔者发送了好友申请,结果半小时商家才通过。然后商家再发来店铺小程序卡片,看货、点击、下单,和一般微商购物流程没有任何区别。
兜这么一个圈子,目的就是让商家获得我的微信,让他们认为微选能带来可管理可转化的用户?从曝光角度,微选这么做有价值,但从转化角度,线上消费,点击步骤、信息录入越少,转化率越高,微选上没有价格激励,繁琐的流程和加微信操作,商家人工回应不及时,会刷掉大部分的流量。
当然也转化也会有的,一些淘品牌本身就有很大知名度,比如韩都和茵曼,但仅靠图片的“颜值”激励和内容,就想让消费者在不知道商品信息的情况下加微信再进店购买,转化率必然低,微选并没有让消费者、商家两方的效率增加多少。
核心问题微选还未解决
笔者的一片文章曾分析过,微信自己不会碰货,电商规则就要交给第三方来搭建。现在京东与美丽联合揽下这笔好生意,但还没有着手解决微信电商的最大痛点:消费者权益保障。
买了微商的水果但缺斤少两,去找谁维权?只能靠品牌背书,期待商家爱惜自己的羽毛?微商三无食品、药品的新闻不少,但往往是吃出问题之后再通过派出所解决。笔者在整个购买流程中,尤其是在商家小程序下单时,没有见到任何与消费者权益相关的文字。出于理性,笔者宁愿去淘宝,至少商家、产品信息足,有一定的权益保障,有申诉渠道。
回过头看现在微选,可以说它是中心化的微店展示平台,也能找到去中心化的元素。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,微选没有商品信息,没有交易元素,只是放内容、卖坑位、喊口号,将交易环节放到了微选之外,不仅符合微信“我给你流量,转化看你自己”的作风,还将监管责任规避。
但没法保障消费者权益,微信电商就打不开局面,局限在内容电商的圈子里,更勿谈和淘宝对抗,微信这么一大块流量肥肉,京东、美丽联合和腾讯自己肯定都不会放过。现在刚起步的微选,就是一个流于表面的展厅,不是微信电商的法宝。未来,若微选不纳入交易做一个中心化的交易平台,商品的监管就会非常困难。
下一篇:亚马逊退出中国市场?真的吗?